定制企業的全面滲透,作為細分領域的傳統兒童家具也未能幸免,一方面是幾個上市巨頭捷報頻傳單品類家具年銷售額破億,兒童房家具年銷售額破十億,另一方面卻是傳統兒童套房企業的節節敗退。
兒童家具市場被吞噬殆盡
以全屋定制切入,占據消費端入口。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完善,全屋定制逐步被市場和消費者接納,并成為一二線城市家裝的標配,兒童房在全屋定制板塊中雖是附屬產品,但卻可以搭載全屋整體解決方案的快車,實現捆綁銷售,順利完成前端攔截。反觀傳統兒童家具企業,以單品類切入,且兒童家具在整個家裝采購鏈條中處于后端劣勢地位(硬裝-廚衛-套房家具-兒童家具-軟裝)。真正有需求的客流量顯然經歷了好幾道攔截,即便有真實需求,客戶的家裝預算余額也往往捉襟見肘。
以功能為導向,響應消費升級。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傳統以產品外觀參與競爭就獲得一統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除了有顏值的外觀,消費者還會打開柜子,拉開抽屜,甚至拿著卷尺去買家具。而定制企業的崛起就是抓住了這一波市場機遇,以功能實用主義為導向,在收納和五金配置體驗上下足功夫,可謂切中要害。
思維模式抬高天花板,以提升客單價為目標。定制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三部曲:以柜類系統切入市場,先聚焦全屋柜類——逐步以柜類帶動整合各空間重要活動家具品類,實現空間客單價的最大化——以數據化運營為依據,有指向性地聚焦市場需求激增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空間,通過優化整體解決方案以進一步深耕市場。定制企業正是通過這三步曲完成對客單價的開拓和守衛。
傳統兒童家具企業的最后三個機會
相較而言,傳統兒童套房企業客單價正逐步萎縮,你會發現,衣柜不好賣了,妝臺不好賣了,客單價的組成幾乎攔腰折斷,如果不進行改革,不遠的未來你會發現這些兒童品牌會逐步成為定制企業的整合對象,被市場邊緣化。
定制企業在現階段雖呈現出較好的市場反響,但還遠未到需求響應和市場深耕的天花板。隨著競爭加劇,定制企業概念無限延伸會帶來新的問題,誰也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但這不是我們本文聚焦的話題。我們更希望把定制企業的出現看作是市場的鯰魚效應,打開了新的思路。反觀傳統兒童家具企業仍然有三個重要市場的機會點:
①傳統兒童家具在產品調性的表達上已有多年沉淀,對風格的理解深入骨髓,這是消費者核心訴求之一,也是定制企業望塵莫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②兒童家具陣營是市場細分的結果,這一細分市場競爭相對寬松,給這個行業轉型留有一定的時間機遇期,最終花落誰家尚未有定數。
③國家二孩政策的落地,對兒童家具的市場需求空間更大,未來這一紅利將逐步釋放。
定制企業帶來的市場變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已然白熱化的競爭中如果再不清醒,不做出變革和探索,未來將有進一步被擠壓甚至淘汰的危險。形勢已非常嚴峻,傳統兒童家具企業需回歸原點,及時歸零。重新審視市場的競爭環境,戰略先行,只有做到全局俯瞰當下市場格局,才能邁出真正的變革之路。
從傳統兒童家具看成品企業的出路
傳統兒童家具都這樣了,那么成品家具企業又怎么樣呢?傳統成品企業的一大通病是,以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系列來迎合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而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開發越來越頻繁,終究是疲于奔命,無能為力。而對于定制企業而言,盡管缺乏套裝家具的系列開發能力,但它們對標準化的概念有著深切的體會,對“零部件就是產品”的理念有著更好的認知和虔誠的態度。
目前,傳統套房家具已經被打散,當然,這并非說家具不再需要配套,而是將以另外一種方式成套,即為重組。重組,即是指將原先開發一個系列多少件產品的做法切換為首先構筑好標準化的零部件平臺,然后再加入非標構件后組合成你想要的任何產品。這個平臺一旦構筑好,則可以蘑菇式模型予以裂變,從而以有限的零部件數量實現無限的組配與輸出,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甚至是個性化需求。
可以說,對許多傳統成品套房家具企業來說,在已然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中如果再不清醒、再不變革,那么將有進一步被擠壓甚至被淘汰的危險。這里只是從產品開發思路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除此之外,包括信息化程度、渠道創新、大數據建設、跨界整合思維等等都在威脅著傳統企業。
當然,出路并非沒有,目前成功的定制企業巨頭也遠非無可超越。但再也不能憑自己的經驗拍腦袋行事了,也不要指望靠一些所謂的、聰明的戰術手段就可以扭轉乾坤。只有變革,才是成品家具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