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的風口一直在更新,年年都在造熱詞,從實木定制、新中式、大家居、新零售....到2018年,“整裝”成了熱詞,很多人認為是下一個風口。真的是這樣嗎?
一、全屋整裝大熱,行業大佬戰略布局動作不斷
2018年,許多家居企業不約而同地布局整裝。
1月31日,海鷗衛浴正式更名為“海鷗住工”,明確進軍整裝衛浴。早在2015年海鷗就提出了產業升級方向,主營業務從衛浴部件擴充到定制整裝衛浴空間的制造與服務。
6月6日,惠達衛浴在上海廚衛展發布了“惠達整裝戰略”。此前還公告,出資1640 萬成立惠達住工,主營業務包括整體衛浴設備在內的住宅工業化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安裝服務。
整裝之風漸起,除了衛浴行業初現,定制家居領域也開始行動了。
5月5日,歐派整裝大家居西南旗艦店在四川省宜賓市開業。5月20日,詩尼曼首家智慧整裝體驗店在廣州開業.在廣州建博會上,詩尼曼1300㎡的最大參展面積展館,融入了櫥柜、沙發、餐桌椅、衣柜、護墻系統、木門等家居產品體系,構建了一體化大家居格局。
定制家居三巨頭之一的尚品宅配,2017年推出HOMKOO整裝云平臺,將整裝設計、虛擬裝修、施工管控、供應鏈管理等全流程一站式打通。
二、一站式服務拎包入住,提升客單價
整裝是包含軟裝、硬裝、定制家具、電器、配飾在內的一站式裝修服務模式。根據用戶的需求,快速的擬定一套家裝解決方案,滿足拎包入住的需求。
對于消費者來說,家裝是個復雜專業的過程。據騰訊家居《2018年中國家居整裝設計趨勢白皮書》顯示,在裝修方式選擇上,“全屋整裝,拎包入住”占比為39.6%,其中80、90后成為整裝的主力消費群體。
在戳中用戶心理需求之外,整裝的火熱,也是受房產政策的影響和推動,以及企業利潤驅使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2017年精裝房政策開始普及,一些家居企業直接和房地產商進行合作,土巴兔和靚家居這樣的整裝平臺開始出現,同時,裝配式建筑的興起也推動整裝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整裝拓展了企業的產業鏈和產品的價值鏈,提高了企業利潤和生產效率,客單價也隨之提高。
三、整裝是高端玩家的游戲,不是誰都玩得起
對于企業來說,整裝是供應鏈的布局,對于企業整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市場上不少新興的家裝公司打著整裝套餐包的旗號,但大多是能力不足的“偽整裝”。
因為整裝綜合了裝修的全部工序,要具備資金投入、多品類產品研發、施工,生產制造、銷售渠道、資源整合,供應鏈體系,人員團隊,信息化系統,物流搭建,售后服務等等。
目前看來還只是高端玩家的一場游戲,只適合有錢任性的玩家,畢竟他們不差錢。
現在入局的都是大佬企業,如跨界巨頭阿里巴巴、京東等等。即使是歐派、尚品宅配這些頭部品牌也還只是處于輕度嘗試的狀態,而一般的中小企業根本玩不轉。
此外,整裝落地還會面臨結果不及用戶心理預期的尷尬。
從調研數據來看,有16%的用戶對整裝的概念是模糊的,36%的用戶認為整裝是硬裝+主材+軟裝。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高要求,期待整裝的省心省錢省力,可以實現拎包入住。
但真實情況是,很多整裝企業能力不夠,產品和服務達不到消費者的要求,導致評價不高,企業的回單率低。獲客成本高,擴張的效率低,導致所謂的整裝只能是區域性的嘗試。
四、整裝還在探索試水期,優質合作或成破局關鍵
整裝確實是趨勢,拎包入住也絕不僅是個概念。但到目前為止,未發現一家企業做好了的。
反觀,國外定制大牌不做全屋整裝,仍然在專注做單品。或許聚焦單一品類更有市場優勢,堅守自己的單品之路,就像夢百合、富蘭克等品牌的成功。
那么那些國內品牌著急的步入全屋整裝了,有沒有可能成功?優質合作或成破局關鍵。
品牌資源互補,狠抓用戶。選擇有人脈的經銷商,一部份種子用戶保底。再加上品牌影響力和廣告投入,都是保障全屋整裝成功的原因,就像歐派做了很感人的微視頻。
全部產業鏈的信息化打通。全屋整裝信息化系統,從“進銷存”就會多很多數據流,需要強大的管理后臺,集施工系統、量房系統、設計系統、生產系統、ERP系統為一體化中心。
譬如尚品宅配整裝云的中央廚房概念:硬軟裝一體化、多工地管理、供應鏈整合和提供櫥衣柜設計生產一體化。
高復合型產品主體系+外包服務。產品體系是否健全也是一個關鍵點。在主產品體系之外的產品戰略性外包,對外包的管控力和后續配套的物流、安裝服務體系也是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綜合型人才+加盟模式。人才團隊不僅要理解單品類,還要在銷售管理上精細化運營,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強烈。加盟也不能將現有的經銷商硬轉成全屋整裝經銷商,而要找條件好的裝修公司。